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当前位置 > 京城信息网 > 资讯 > 正文
>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北京青年报圆桌小记者走进瑞蚨祥体验非遗

2021-03-31 16:23:04阅读:- 来源:
3月28日上午,二十余位来自北京青年报教育圆桌的小记者来到大栅栏瑞蚨祥前门总店参观体验。同学们不仅了解到老字号瑞蚨祥创建的历史故事、企业文化,还体验了非物质文化

3月28日上午,二十余位来自北京青年报教育圆桌的小记者来到大栅栏瑞蚨祥前门总店参观体验。同学们不仅了解到老字号瑞蚨祥创建的历史故事、企业文化,还体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盘扣的制作环节,在制作参与中感受中国传统民族服饰的精致之美。

开业于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的北京瑞蚨祥前门老店,是目前北京前门大栅栏地区保持最完整老字号商业建筑群,也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瑞蚨祥的“蚨”字,引自“青蚨还钱”的典故,青蚨是传说中一种神虫,一母一子,孩子出门时,母亲将血抹在孩子身上,不管它飞到哪里都能飞回家。青蚨又代表古代的铜钱,取名“瑞蚨祥”,就是借“祥瑞”的吉祥意味,加上能带回金钱的青蚨,可以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步入大厅,瑞蚨祥服装部孙晨旭首先为小记者们讲解了瑞蚨祥字号的来历、创建历史、主营商品、企业文化等内容。如今瑞蚨祥的店面依然保留着传统的柜台式丝绸售卖形式、传承百年的店训……每一步都发散着历史的气息。位于二层的文化长廊展示着瑞蚨祥的“老物件”——民国时候瑞蚨祥的老海报、计划经济时期的布票、开国大典上安门广场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复制品、瑞蚨祥鼎盛时期连锁化经营的代表--茶叶罐,每一样东西的背后都有一个积淀故事,都在展示着瑞蚨祥厚重的文化历史。

在店面里,小记者们被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所吸引,绸缎、呢绒、民族服装服饰等各种特色商品让人目不暇接,参观中孙老师还特意介绍了店面布局是传统的四合院式,天井的设计使采光更充分,让顾客有更好的购物体验。

来自朝阳区日坛中学东润分校小学二年级的张珈萌同学说:“我以前不知道这么多服饰方面的传统文化,今天参观之后才了解到中式服装之美,以及从蚕丝到丝绸的多道工序,以后我还要继续了解其他老字号的历史和文化。”

随后在孙老师和非遗传承工作室张老师的带领下,小记者们一起动手体验手工盘扣非遗技艺,并制作成胸针。大家从丈量尺寸、弯卷布条、缝线固定到最后的镶嵌珍珠,每位同学都全心投入,享受动手的乐趣。虽然工序不多,但第一次制作仍花费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很多孩子都是第一次带上顶针,穿针引线。当同学们看着自己完成的精美作品,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正文已经结束)

推荐阅读:宜春都市网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